摘要: 学书法从楷书入门,这是行之千年的规律,并不是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,而是因为楷书包含的技法同样适用于行书诸体,学好了楷书更有助于打得通诸体。泛亚褚遂良楷书《 倪宽赞 》唐代名
学书法从楷书入门,这是行之千年的规律,并不是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,而是因为楷书包含的技法同样适用于行书诸体,学好了楷书更有助于打得通诸体。泛亚
唐代名家的楷书真迹,我们如今细数起来,也仅有三件,一件是藏于日本的颜真卿的《自书告身帖》,另外一件则是藏于美国的褚遂良的《大字阴符经》,还有一件则是藏于国内的褚遂良的《倪宽赞》。
从书写的风格上来看,《自书告身帖》不太靠近当代人的审美,通篇篆籀气,并且古拙中见天资,没有足够的眼界很难领会其妙处,而《大字阴符经》的笔法过于繁杂,学好一个字也非朝夕之功,太过艰难,所以也不适合初学。
苏东坡对于《倪宽赞》有这样的评价:“清远萧洒,微杂隶体。”
同样说的是这件作品的一种神态,在用笔上高古而醇厚,在整体的气格上则是潇洒而淡远,乃是唐代极罕见的名家极品真迹。
而这件《倪宽赞》则是用笔平实中见精巧,有着欧阳询的体式和隶书的风度,同时秀雅而温润,学习这件作品,不仅能够奠定你的用笔基调,还能够提升你的审美,摒弃自身用笔的俗气。
赵子昂的哥哥赵孟坚评价此卷道:
“容夷婉畅,如得道之士,世尘不能一毫婴之。”
这句话就跟米芾形容柳公权的书法一样:
柳公权如深山道人,修养已成,神气清健,无一点尘俗。
这种没有“尘俗”之气是对于一件作品气格的最高评价,而对于普通人而言,学习这种作品,能够很大程度上去摒弃自身的一种习气。
《倪宽赞》的这种气质来源于对于隶书体式的应用,可以说此卷是融合了篆书、隶书、楷书三种书体用笔为一炉的作品,从目前市场的拍卖行情,和唐代以及宋代作品的成交金额来看,这件《倪宽赞》如果送拍的话,其市场价超过了3亿美金。
作为唐代极为罕见的名家真迹,这件褚遂良《倪宽赞》在书法史上备受瞩目,在唐楷领域,无论是社会地位还书坛地位,褚遂良无疑是排第一的,他的真迹自然也是不可小觑,从南宋内府到了明代诸位藏家,到了清代的时候,此作流落民间,乾隆皇帝耗时三十年才找到此作。将其列为了《石渠宝笈》当中的唐人楷书第一选。